現(xiàn)在以北京在采用的這三種方式采暖進行分析,結論基本適用其他地區(qū):
1,從獲得等同熱量角度進行分析和比較
一個常見的公理:在條件完全相同的房子里,無論采用什么樣的熱源采暖方式,只要輸送到房子里的熱量是相同的,就能收到同樣的采暖效果。
以上面公理為基礎,我們可分析出不同熱源采暖方式在為房間提供單位熱量(以下以1萬大卡為例)所需費用的高低,從而比較出哪種采暖方式更經濟。
1.1,燃氣壁掛爐采暖與電采暖比較
眾所周知:1萬大卡=11.63千瓦小時;天然氣熱值0.85萬大卡/立方米。
已知:北京氣價2.26元/立方米;電價:0.485元/千瓦小時;設電采暖效率100%(實際達不到),壁掛爐效率90%(實際要高些);那么輸送給房間1萬大卡的熱量,則:
用電采暖鍋爐:11.63÷100%×0.485=5.64元/萬大卡;
用天然氣壁掛爐:2.269÷0.85÷90%=2.95元/萬大卡。
結論:用燃氣壁掛爐采暖的經濟性遠好于電采暖爐.
擴展結論:燃氣價≤8.9倍電價。那么用天然氣壁掛爐就比用電經濟。
1.2,壁掛爐采暖與集中燃氣鍋爐供熱比較
假設集中供暖鍋爐熱效率90%(實際要低些),壁掛爐熱效率90%(實際要高些),集中供暖輸熱管網(wǎng)熱損失15%(實際還要高些),那么輸送給房間1萬大卡的熱量,則:
集中供暖:2.26÷0.85÷90%÷(1-15%)=3.48元/萬大卡;
壁掛爐供暖2.26÷0.85÷90%=2.95元/萬大卡;
結論:用燃氣壁掛爐采暖的經濟性好于集中供暖
擴展結論:忽略集中燃氣鍋爐和燃氣壁掛爐的熱效率,二者主要區(qū)別是輸熱管道損失的熱量。燃氣壁掛爐即使有,也是擴散在用戶家中。
2,從用戶節(jié)能角度進行分析
鑒于每家使用情況不同,例如:對室溫要求不同、不長期居住、家中無人時不供暖或減低采暖溫度等。
燃氣壁掛鍋爐或電采暖鍋爐可以通過安裝室內溫度控制器來進行個性化管理和控制,而且能實現(xiàn)節(jié)能30%左右。而集中供暖因包干收費,用戶無法按個人需求去調節(jié),室溫過高時只能長期開窗換熱,長期不居住也需繳納采暖費等,因此集中供暖用戶的節(jié)能收益幾乎為零。
綜合1和2,采暖費比依次為:燃氣壁掛爐﹕燃氣集中供暖﹕電采暖=1﹕1.68﹕1.91
結論:燃氣壁掛爐采暖費用最低,集中鍋爐采暖其次,電采暖費用最高
為什么有人反映第一年壁掛爐采暖費用高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剛竣工的房子房體還沒干透,隨著采暖溫度升高,建筑體內的水份也隨之蒸發(fā)并帶走大量熱量,而這部分熱量損失在房子干后是不會出現(xiàn)的;對于集中供熱來講,這個問題也一樣存在,只是收費不變和用戶沒有直觀感受而已。
2、第1年入住率偏低,入住用戶原本上下左右都有用戶,對室外散熱面是前后2個,而單獨入住時就變成了6個,這也導致第1年費用較高;而集中供熱無論入住率高低都要供暖,這個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了。